当前我们的共同意识是国有企效率底下,产权不分,严重依赖国家政策扶持,的确,这个是一方面,但是我们的认为一定是对的吗?
新加坡的国有企产出占到GDP的60%,为什么经济效率还是那样高。新加坡的主权投资基金淡马锡公司,100%为新加坡政府所有。2013年其资产总额达到了2150亿美元,相对于2003年的610亿美元,增长了3倍。其10年间平均资本回报率为13%,其诞生后的40年,平均年回报率为16%。其盈利性以及稳健型,不比任何一家私有的投资公司差。这至少从反面证明,国有企效率很差并不是必然的!
现有的经济学研究表明:产出和所有权关系不大,而和激励机制相关。在农经济中,并没有多少证据表明,自耕农的效率一定比佃农的效率低。现有的文献表明,包括张五常以及Stiglitz的研究都是表明激励机制不同会影响产出,而这才是中国企效率的低下的原因。
现代股份制企中,所有权和经营权也是分离的。由于股份的流动性,企的所有者很少直接参与经营。上的一些大型上市企都是靠职经理人在经营。这些经理人凭借自身多年建立的商信誉,而获得企的高薪聘请。如果经营绩很差,把一家企搞砸了,从此可能失,消失江湖。市场就这么简单而残酷。
新加坡的淡马锡的经营者都是公司花重金聘请的秀的投资人。在公司里没有党组,没有副部级,不需要学习三个代表,不需要学习科学发展观。
在商言商。在淡马锡以及所有运营良好的大公司里,规则很简单。如果经理人秀,市场会给出合理的价格。比如淡马锡的秀经理,如果待遇不够,其它公司会伸出橄榄枝;如果经理人经营不行,立马滚蛋,从此消失江湖!市场在选择,就这么简单。
中国国有企的问题,不是“国有”本身的问题,而是激励机制出了问题。企就应该少谈些政治:取消国企领导人所有行政待遇,取消党组,增加企的透明度,增加经营者的市场流动性,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干得好的高薪,干不好的立马滚蛋,贪污的发配去挖煤!从这一点看,我觉得18大三中全会取消企领导人的行政级别,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但力度还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