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残快速检测卡 农残快速检测卡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而实用的蔬菜农残留快速检测方法,该法灵敏度较高,重现性好,能够满足蔬菜采前和售前检测的需要。特别适用于无公害蔬菜监测网络的建设和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在日常膳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然而随着城市工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农用地的逐年萎缩,多数土地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高,生态环境恶化,病虫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越来越大,大多数蔬菜种植者由于缺少种植经验,一味地靠增加农的使用和性来控制病虫害,导致蔬菜中农残留超标严重,食菜中事件时有发生。为此,除加强农安全使用知识宣传外,开发一种简便、快捷、经济实用的农残留速测方法,建立一套政府监管与企自我监控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才能做到采前或售前检测,这样既能防止菜流入市场,又能减少蔬菜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损失。1 蔬菜农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农残留检测技术研究源自对农的登记管理,即当一个新品种农投入使用前,须了解其在土壤和果实中的残留、代谢和分解情况,并据此制定容许。由于它不受时间的限制,侧重强调灵敏度,所以一般都采用高精度的气相色谱法或气联用法。加之在英、美、日、欧洲等发达国家,蔬菜生产主要以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为主,生产过程管理严格,违禁使用农现象较少,而且果蔬流通模式是先经贮藏、加工后再分销各地,其间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抽样检测,所以发达国家大多仍采用色谱法对蔬菜中农残留进行多组份同时测定。但这种方法成本很高,耗费时间较长。免疫分析是90年代开发的一种较简便的农残留快速检测新技术,粮农组织(FAO)已向许多国家推荐此项技术[1]。它是于抗原抗体、特异组织识别和结合反应为础的分析方法。生物传感器法也是一种对性较强的农残留速测技术[2],是由一种生物敏感部件与转换器紧密结合对特定种类化学物或生物活性物具有选择性和可逆响应的分析,包括酶传感器、组织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等,但目前这些技术在国内还未正式商品化。在发展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大多是公司加农户的种植方式,品种多,来源广,批小,为保持蔬菜新鲜,即采取卖,蔬菜在流通市场停留时间极短。色谱分析法无法在蔬菜销售之前完成检测,从而形成“监而不控”的局面,虽然每年耗费大经费与人力监测农残留,但不能及时防止有蔬菜上市。1985年台湾农研究室郑允博士首先推出“虫剂快速检验”技术,利用由感性品系家蝇纯化的乙酰胆碱酯酶(cholinesterease acepyl),直接检测剧的有机磷及氨甲酯类农。1989年再开发“菌剂快速检验”方法,以安全性较高的苏力菌检测有机等菌剂的残。以上两项检验技术整合后,可在3.5~4h内完成50个样品的检测[3]。 胆碱酯酶抑制法测定蔬菜的农残留研究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它是根据有机磷和氨甲酯类农能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酶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使昆虫中致死,利用这一昆虫理学原理,样品只需经过简单处理,与底物和酶液反应后,加入显色剂,通过分光光度计吸光值变化,可计算出胆碱酯酶被抑制的程度,抑制率与农残留成正比[4]。 90年代初,华南农大学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动物胆碱酯酶的活性及其对有机磷的敏感性,并且非常成功地解决了酶固定这一技术难题,使产品在常温条件下,贮存成为可能,并建立了国内条农速测卡生产线。目前酶抑制法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农残留快速测定法,还被列入国家标准作为快速筛测的手段。 近年来南京市蔬菜局和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合作又开发了高敏度化学复合试剂速测法,它的原理是利用强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催化剂,使各类有机磷农在催化作用下水解为磷与醇,该水解产物再与紫色检测液反应,褪色表明农残留超标,但该法只适用于甲磷、对磷和氧化乐果等几种农,灵敏度不够高。国内外主要农残留速测法比较见表1。 由表中可看出,经典的气相色谱法虽然能准确测定出农残留的种类和含,但由于为避免蔬菜中多种杂的须经过繁杂费时的前处理过程,而且仪器和检测成本太高,更适用于监测,不适用于市场管理。常规的酶抑制比色法成本大大降低,但比色过程中易受人为影响,酶液保存和运输存在一定困难,某些蔬菜的色素也会影响正常比色。化学复合剂速测法操作简单,但仅适用于几种有机磷农且灵敏度较低。综合考虑,农残留速测卡把底物、酶和显色剂都固定在一张小卡片上,减少了试剂配制过程,便于室温贮存,随用随取,成本低廉。特别是配合PR2000A型农残留速测仪使用,使酶抑制反应在佳状态下进行,不受气候影响,整个过程自动恒温室时,减少了人为影响,适于大批检测,便于在层推广使用,能满足市场监测和管理的要求。 2 酶抑制纸片速测法与分光光度比色法灵敏度比较 2.2.1 纸片速测法 取5g蔬菜样品放入50ml小杯中,用剪剪成0.5cm×0.5cm大小,加入5ml缓冲液,超声波振荡2min。 2.2.2 分光光度法 取2g蔬菜样品,放入小杯中,用剪剪碎,加入20ml缓冲液,振荡2min,倒出提取液,静置3~5min。2.3 纸片速测法操作步骤 接通PR2000A型农残留速测仪电源预热,几分钟后达到40℃恒温。将速测卡表面透明的保护膜撕去,插入仪器中,可同时插入10片,将农标准液或提取液依次滴到白色片2~3滴。按开始健。10min反应结束后鸣笛提示,将速测仪上盖合上,3min显色完成后,再次鸣笛提示。打开速测仪,观察速测卡白色片颜色变化,显蓝色为阴性,浅蓝色为弱阳性,白色为强阳性。 2.4 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 取3ml标准溶液或提取液,加入50μl酶液和50μl显色液混匀,在37~40℃烘箱中保温30min,加入50μl底物,用分光光度计立即测定3min前后吸光度变化值,同时记录空白组吸光度变化值,按公式计算抑制率,抑制率大于70%为阳性,小于70%为阴性。 2.5 纸片速测法与分光光度法灵敏度比较 表2是纸片法和酶液比色法对农标准溶液和蔬菜残留农的检出限。 分光光度法对农标准溶液的低检出浓度较纸片法低,但由于两种方法取样不同,所以纸片法灵敏度远远大于分光光度法。纸片法取5g蔬菜样品,以1:1的比例加缓冲液提取,所以溶液中的残留与蔬菜中的农残留浓度相当,检测时只需滴2滴溶液,使得检出较低,而分光光度法是取2g蔬菜样品,加20ml缓冲液提取,稀释了10倍,而且检测时取3ml提取液,所以其对蔬菜样品的检测灵敏和检出限都不如纸片法。3 纸片速测法准确性验 3.1 样品的采集 选择甲磷、、对磷、乙酰甲磷、 从深圳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地,二个农产品批发 氧化乐果、久效磷、呋喃等农标准品,用磷盐 市场、二十家超市抽取43个品种共205个蔬菜样本, 缓冲液(pH=7.5)配制成0.1~3mg/kg不同浓度的标准用纸片速测法检测后,用气联用法验。 3.2 气联用法 在三角瓶中称取10g捣碎的蔬菜样品,加无水钠和活性炭,再加50ml二氯甲烷,振荡30min,过滤,取20ml滤液,氮气吹干,用二氯甲烷定容至1ml。采用Agilent5890气相色谱仪和Agilecit5973谱检测器对甲磷、乙酰甲磷、水磷、对磷、甲对磷、马拉磷、、乐果、甲异柳磷、死蜱、灭多威、呋喃、氧化乐果、久效磷、氯菊酯、戊菊酯等16种农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见表3。 由实验结果看出:纸片速测法检测呈阴性或弱阳性蔬菜样本,经气定性定检测,50%左右不含16种常用农,另外50%蔬菜样本,农残留一般均低于1mg/kg,此浓度的农残含对人体无明显影响。纸片速测法呈阳性的蔬菜样本,农残留含在1mg/kg以上,超过国家标准对有机磷和氨甲类农残留规定的上限。值得注意的是葱、番茄等个别蔬菜会产生假阳性反应。4 结 论 表3 纸片速测法与气联用法结果比较 蔬菜名称上海青菠菜芥兰茄子番茄菜心荷兰豆菜花西兰花大白菜椰菜白菜仔甘蓝西芹冬瓜椰菜花韭黄豆苗丝瓜白萝卜土豆洋葱蒜苔南瓜苗 纸片速测结果----+-------++++----+--+-- GC-MS检测结果(mg/kg)灭来威0.034 死蜱0.029,氯菊酯0.031 死蜱0.54,氯菊酯0.20,甲磷0.022未检出 氯菊酯0.25死蜱0.093,氯菊酯3.6甲异柳磷0.27,水磷0.046氯菊酯0.22未检出 死蜱0.05,氯菊酯0.043未检出 灭多威0.054,氯菊酯0.27,死蜱0.17甲磷2.8呋喃1.5甲磷0.72未检出 甲磷0.078甲磷0.03,氯菊酯0.380.45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氯菊酯0.064 蔬菜名称生菜茼蒿小葱包菜麦菜生菜葱黄芽白青瓜水瓜大白菜枸杞叶西葫芦西兰花豆芽荷兰豆莴笋甜豆莲藕圣女番茄青椒红萝卜四季豆蒲瓜 纸片速测结果-++++--+---+++-+----++--- GC-MS检测结果(mg/kg)甲磷0.22,死蜱0.058 灭多威0.30,死蜱2.9,菊酯1.1 氧化乐果0.22,死蜱0.20,对磷0.60甲磷1.2,0.14对磷0.4未检出 死蜱0.041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甲磷3.3 氧化乐果0.48,乐果4.0,氯菊酯0.200.25未检出 0.26甲磷0.12未检出 甲磷0.094未检出 甲磷0.26,死蜱0.17甲磷0.14马拉磷0.045甲磷1.1,乐果0.27未检出 “++”表示强阳性, “+”表示弱阳性, “-”表示阴性。 4.1 酶抑制法(包括纸片法和酶液比色法)可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类和氨甲酯类农残留总,但无法判别具体是何种农及其准确含,对葱、姜、蒜等辛辣蔬菜及西红柿等有假阳性反应。尽管如此,在我国现有蔬菜种植和流通模式下,对于保障人民食菜安全,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现实的可操作性。4.2 纸片速测法较酶液比色法操作更加简单,检测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适用于蔬菜生产地、批发市场、商场、宾馆、食堂等层单位作为蔬菜安全的自我监控手段。 4.3 纸片速测卡便于携带,随用随取。从深海鱼脑中提取的丁酰胆碱酯酶稳定,不易失活,便于保存运输,且灵敏度较高。 4.4 参照国家有关农产品安全标准,在重点控制的40多种农中,农残留限大多在0~1mg/kg之间,纸片速测法将检出阳性界限设置为约1mg/kg,这样既可将农残留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又不至于造成误判,便于对市场进行监管。 4.5 纸片速测法重现性较好,经气联用仪对比验,结果的率在90%以上。 4.6 纸片速测法以其便携、简单、快速、等特点,在几十个城市成功地建立了监测网络,实现了采前和售前检测,有效地遏制了“有蔬菜”流入市场。4.7 虽然纸片速测法只能检测有机磷类和氨甲酯类农残留,但由于这两类农是目前国内生产大、品种多、使用频率高且易引起急性中的农,为此,有效地监控好这两类农能预防食菜中事件发生。同时在试验中发现,当菊酯类农残留浓度较高时(大于5mg/kg),纸片速测法能够检出阳性,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