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产地 | 天津 | | 福临门 | | 净重 | 5(L) | 保期 | 18(个月) | | 等级 | 一级 | 原料 | 大豆 | | 工艺类型 | 压榨油 | 售卖方式 | 包装 | | 特产 | 是 |
厂家直销,保,价格~北京市内,凡购买50桶以上者免运费。 大豆油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7-10%,硬脂2-5%,花生1-3%,油22-30%,亚油50-60,亚麻油5-9%。大豆油的脂肪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良食用油。 国家标准GB 1535—2003《大豆油》将大豆油按分为四级。消费者选购大豆油时,可以从标签上了解大豆油的种类(压榨或浸出)、等级等。用转因大豆制取的油,在其标签上标有“转因大豆油”字样。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上产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 大豆油的理化常数: 相对密度(d20℃4℃) 0.9150-0.9375 折光指数(n20℃D) 1.4735-1.4775 粘度(E020℃) 8.5左右 凝固点(℃) -18~-15 值(g/100g油) 120-137 皂化值(mgKOH/g油) 188-195 总脂肪含(%) 94.96 脂肪平均分子 290左右 2、豆油的成分组成 大豆油的脂肪组成 成分 含(%) 成分 含(%) 棕榈 6-8 油 25-36 硬脂 3-5 亚油 52-65 花生 0.4-0.1 亚麻 2.0-3.0 大豆油中含有大的亚油。亚油是人体必需的脂肪,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幼儿缺乏亚油,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会引起白内障及性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豆腥味由于含亚麻、异亚油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含降至小,同时避免异亚油的生成,则可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精练过的大豆油在储藏时,其颜会由浅变深,这种现象叫做”颜复原”。大豆油的颜复原现象比其它油脂都显著,而油脂自动氧化所引起的复杂变化可能是其本原因。采取降低原料水分含的方法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此法正广为采用,本上解决了大豆油泽。 3、豆油的保存方式 豆油除含有脂肪外,在加工过程中还带进一些非油物,在未精炼的毛油中含有1%-3%的磷脂,0.7%-0.8%的甾醇类物以及少蛋白和麦胚酚等物,易引起败,所以豆油如未经水化除去杂,是不宜贮藏的。另外,精制豆油在储存中,油会由浅逐渐变深,原因可能与油脂的自动氧化有关,因此,豆油颜变深时,便不宜再作储存。豆油含磷脂较多,用鱼肉或肉骨头熬汤时,加入适豆油可熬出浓厚的白汤,非常诱人。但豆油的大豆味较浓,往往会影响汤的味道,如果在豆油加热后投入葱花或花椒,可有效地除去豆油中的大豆味,但汤的颜也会因此而变深。 2.油脂有一定的保期,放置时间太久的油不要食用。可以直接用于凉拌,但好还是加热后再用。应避免经高温加热后的油反复使用。
|